
2025-04-16 16:26 202次阅读
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经报有关领导同志,从2024年开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相关部委、高校、智库和重点工业领域头部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从征集范例、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工作,找出并宣传推广工业数据治理领域企业的优秀成果、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旨在发挥优秀企业的榜样带动作用,强化协同效应,带动更多企业增强数据治理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搭建工业数据交流平台和产业生态圈,挖掘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11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第二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2家首届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等研究成果。根据工作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从2025年3月底开始启动2025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工作,找出更多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领跑者”企业和典型经验,为工业企业的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搭建学习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权威平台。获选的2025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将在第三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向全社会公布。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型、领军型企业,肩负着为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冶金等领域提供重大核心设备和成套解决方案的任务。沈鼓集团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压缩机和泵分会的会长单位,承担着引领通用机械三大类行业的发展使命,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国家砝码”“大国重器”。
多年来,沈鼓集团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新突破。目前,沈鼓已具备150万吨乙烯压缩机组、千万吨炼油装置、10.5万空分、大型PTA、大型LNG、大型MTO、大型长输管线压缩机、150吨大推力往复压缩机,以及CAP1400核主泵、核二级泵、核三级泵等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大型离心压缩机总体设计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增长核心引擎的时代,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重塑企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范式。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者,沈鼓集团以“智造强芯、装备世界”为企业使命,敏锐洞察数据价值,通过系统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构建起覆盖数据规划、标准治理、业数融合、数据贯通、场景创新、管理提效、产业协同的全链路数据管理能力矩阵,不断赋能企业及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沈鼓集团成为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
一、布局数据规划,锚定数智化发展新目标
沈鼓集团通过数据管理顶层规划设计,明确将数据管理纳入集团数智化战略,确定了数据管理的基本目标,通过现状评估调研、对标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和标杆企业最佳实践经验,制定了集团数据管理能力提升路线图,同时组建了数据治理团队,推进数据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
图1 沈鼓集团数据管理体系架构图
(一)顶层设计-推进业务和数据的深度耦合
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沈鼓集团将数据管理纳入数智化战略规划,提出“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的数据管理定位,明确“构建全域数据治理体系、打造业数融合创新平台、培育数据驱动决策文化”的三大数据管理核心目标。规划设计集团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推进数据资产管理,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管控能力,探索创新挖掘数据价值,以数据融通赋能集团经营管理,为集团数字化转型变革提供强力保障。
(二)能力蓝图-绘制数据管理能力进化路径
通过引入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制定集团数据管理能力提升路线图。一是基础建设期,搭建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建立主数据管理体系,实现核心业务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二是深化应用期,打通业务系统数据壁垒,构建数据中台和数据湖仓,开发智能分析应用场景;三是生态构建期,打造数据驱动的产业协同平台,创新输出数据服务产品,合力打造行业数据生态。
(三)组织保障-组建和培育数据治理团队
沈鼓集团建立了支撑数据战略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统筹数据治理与应用创新。设立专职岗位并为团队成员分配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数据质量管控、需求收集与场景落地。建立数据治理 KPI 考核体系,将数据准确率、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评估数据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和优化,推动数据管理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
二、坚持标准引领,夯实数据体系建设根基
沈鼓集团构建了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管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了标准监督评价机制,对数据管理标准的实施效能开展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估评价。应用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标准的编、管、查、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图2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架构图
(一)标准先行-构建全维度数据治理框架
沈鼓集团以“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管理”为原则,构建涵盖基础共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安全四个维度的数据标准体系,制定通用要求、平台设施、数据架构、主数据、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开发、数据应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一系列数据标准及规范,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及时性。同时,建立数据标准迭代机制,每年根据业务需求更新标准条目,确保数据体系与业务发展同步演进。
(二)技术赋能-打造数据标准应用平台
依托自主开发的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标准的在线发布、版本管理、系统化应用。通过ESB数据总线和数据管理平台,应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整合来自不同业务系统、数据库、文件存储以及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快速洞察数据价值,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效率。
三、深化业数融合,打造数智化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本质不是技术转型,而是复杂的管理变革工程。十四五以来,沈鼓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广泛链接、数据驱动、智慧赋能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从经营模式、运作流程、管控方式、决策机制四个方面开展管理变革,加强数字化与业务链的融合贯通。深入开展营销服务精准化、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供应协同高效化、合同履约准时化、经营管理数据化六大数字工程,加快推广产业贯通、智能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沈鼓智能制造、智慧机组、智慧服务的全面创新应用,让新一代机泵产品更具竞争力。以数字化赋能管理提升和产品升级,以高水平智改数转助力企业规模和效益高质量增长。
图3 沈鼓集团十四五数智化蓝图
(一)营销服务-协同化作战与商机创造
以打造客户360视图为主要目标,打造营销服务一体化平台,整合数据与资源,缩短企业与用户的距离,实现客户线索、商机、合同和回款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深化云服务平台的管理,推进制造+服务的新型经营模式,持续打造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和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于一体的“沈鼓云”智慧服务平台,为集团服务型制造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发设计-数字化赋能与应用创新
建立研发、设计、工艺多部门数字化创新设计平台,加快三维数字化辅助设计、机组仿真与孪生、数字化交付等场景的应用,提高研发设计与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的协同效率。围绕产品智能化,推进压缩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研制,精确模拟机组工况,验证动态效能,优化负荷分配,更好地帮助用户监控机组运营、开展预测性维护和改进工艺流程。
(三)生产制造-智能化制造与装配试验
以打造“智慧工厂”为目标,实现全业务流程闭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设备运行效率的透明化管理,打造智能排程和计划驱动的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关键数据指标化和可视化;围绕核心零部件开展智能制造专项推进,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四)供应协同-数智化招采与高效协同
以打造“数智化供应链”目标,推进从采购需求到产品生产业务流程数字化建设,实现供应商管理、招标采购、原材料及配套件供货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推动内、外部应用整合和数据融合,推进沈鼓和上游配套企业的采购需求透明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物资交付数字化等,实现全面的供应协同。
(五)合同履约-精准化管控与准时交付
以客户的需求和价值创造为核心,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销售、设计、生产、发运、交付、回款等业务环节的协同与联动,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预警以及跨部门、跨领域的高效沟通和协作,快速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通过对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预测项目发展趋势和风险,合理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全面提升合同履约交付能力。
(六)经营管理-实时化洞察与决策支撑
以建设“智慧化经营决策平台”为目标,全面推进10+大类场景(决策、财务、人绩、资产、档案、能源、安技、法务、审计、风险、企划)数字化建设,实现企业战略决策、运营管理、业务管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挥数据的价值和作用,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推动数据贯通,实现数据端到端的链接
通过综合运用数据集成、接口开发、ETL等技术,搭建起稳固的数据桥梁,打破不同系统间由于架构差异、数据格式不同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贯通和链接,强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能够准确对接,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数据洞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业务决策与优化措施,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与持续创新注入强劲的数据动力 。
图4 数据集成、治理与应用示意图
(一)数据集成-开拓企业数据“高速公路”
通过ESB数据总线和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数据的快速接入,简化数据集成过程,建立一条企业内部数据流通的高效、顺畅的通道,让分散在业务系统、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顺畅汇聚,实现端到端的数据贯通,从孤岛到通途,从壁垒到互联,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创新动能。
(二)数据治理-构建企业数据“数字身份证”
构建统一、规范、可控的主数据体系,通过持续推进主数据治理,破解数据碎片化、标准不统一、价值难沉淀等难题,强化数据权限管理与责任追溯机制,将质量责任压实到部门与岗位,形成“谁录入、谁负责,谁使用、谁维护”的良性闭环,让业务部门敢用数据、用好数据。
(三)数据应用开发-支撑复杂数据分析场景
根据业务场景需求,利用可视化数据应用开发工具,为各单位快速构建和开发数据应用,如报表、指标、数据分析等,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数据应用开发由被动响应的“集中+被动”开发模式转变为基于统一平台和数据底座的“服务+自助”模式。
五、创新场景应用,持续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一)工程一体化设计与数字化交付场景案例
通过构建工程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为成套设计、通流设计、管道、仪控设计、压缩机设计等专业工程师提供一个相互协作的工作环境,自动继承上游专业的数据,自动生成报价项目和详细设计项目中所需专业要求的P&ID图纸以及相关的各类报表,图纸,设备数据表等设计成品,极大地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及质量;同时作为企业的专有技术知识库,对企业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共享、继承和沉淀,并实现基于平台的数字化交付能力。
图5 产品设计及数字化交付场景数据应用
(二)基于数据融通和人工智能的生产高级排程场景案例
结合离散型制造业生产加工的特点,基于数据融通+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实时采集订单、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各类生产要素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清洗和智能分析技术,通过AI算法实现对生产计划的自动编排、精细调优和多方联动,从而达到产能均衡分配和生产资源优化的目标,显著提升了计划排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合理地节约了排产周期,大幅度提升了生产交付能力。
图6 生产智能排程场景数据应用
(三)基于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的智慧云服务平台场景案例
通过打造沈鼓云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工业设备健康管理和智慧服务。平台集工业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于一体,通过数据集成、建模分析、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应用,形成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系统、大型往复机械状态监测系统、机泵群监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群,为石化、煤炭、冶金、电力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创新的设备预知性维护解决方案,为工业设备制造商、服务商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
图7 产品运维服务场景数据应用
(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协同
沈鼓集团以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平台为目标,依托“整零共同体”产业和资源优势,以共建、共享、共用原则,通过高端装备制造业管理特色的工业APP开发和“链上”生态建设,对“整零共同体”形成有效支撑,满足产业链不同企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转型实际应用需求,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数字化样板工程,具备向国内其他制造业企业复制和推广应用条件,逐步实现业务赋能、产业赋能、生态赋能,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图8 产业链互联场景数据应用
六、强化提质增效,以数据赋能企业和行业发展
从企业自身角度,沈鼓集团通过持续推动数据融通,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产品设计周期缩短近30%,制造成本下降15%,近七年营收等关键指标年均增长1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2.9%,叶轮等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核心设备OEE提升24%,能耗强度年均下降5%,企业近七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客户服务角度,沈鼓集团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流程工业设备云医院——“沈鼓云”平台,为用户提供设备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服务,准确实现“治未病”。为石化、冶金等多个行业企业提供维修和诊断服务,目前平台为400余家用户提供服务,对10000多台关键设备提供远程监测、故障诊断等数字化服务,全面助力能源化工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
从供应商协同角度,沈鼓集团通过推动内、外部数据集成与融通,接入供应商200余家,推进沈鼓和产业链上游企业的采购需求透明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供应协同一体化等,供应商准时交付率提升9%,供货质量大幅提升,库存周转率提高18.7%,大幅减少供应商供货人力、时间成本,实现供应链的业务协同、数据共享、风险共担、效益共赢。
七、促进产业协同,驱动数据服务产品创新
发挥沈鼓集团链主优势,推进产业链合作体系建设,与高校、机构、企业形成数据应用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研发与协同,与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据生态圈。
(一)应用探索与创新
持续推进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创新与孵化、数据生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数据管理创新探索,组织开展典型场景设计应用,不断发挥数据价值与赋能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二)创新合作与孵化
与外部创新团队合作,共同孵化具有潜力的数据创新项目。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等进行合作,引入外部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加速行业的数据创新进程,推进工业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沈鼓集团将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导向,探索数据与AI、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治理智能化、数据应用场景化、数据服务生态化”的新一代数据管理体系,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在数智化转型中领跑行业,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更多可复制的“沈鼓经验”。
版权声明:如转载或引用请联系项目组并注明文章来源。
联系人: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项目组
电 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 箱:cfie623852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