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经联党委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交流会

2018-04-08 00:00          919次阅读

        2018年3月30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交流会。会议由中国工经联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主持。工经联全体党员、代管协会支部和工业报社党委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党委7名同志围绕1月24日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联系我会工作实际,自主选题,分享了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2222_20180408154028688.png

        党委委员郭嘉海同志以“学习十九大,适应新变化”为题,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忧患意识。结合工经联“新型智库 产业协同 国际合作”的战略定位,在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作中,一是要利用工经联跨行业的DNA属性,建立智能制造专家智库,搭建跨行业、跨地域、跨国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借助我会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工商协会联盟(BRICA)输出到国际市场,助力全球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三是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协助政府和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四是做好基金支持服务,组织基金联盟,为智能制造改造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最后,郭嘉海同志提出两点思考,一是要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调整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改变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工经联桥梁纽带的作用;二是积极发挥“大工经联”作用,加强宣传,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3333_20180408154103053.png

        党委委员吴同明同志以“正确面对脱钩改革,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作用”为题,从分析协会脱钩改革的意义和挑战入手,谈了对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会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一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发挥“中国工业大奖”和“单项冠军”在工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创建良好氛围,使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真正的落地、生根、开花;二是协调平衡发展,通过我会创办的“长三角区域”“西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京津冀一体化与环渤海区域”等区域发展论坛,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地区间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三是绿色低碳发展,通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和“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平台,促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企业之间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合作;四是开放共赢发展,我会倡导成立的“‘一带一路’工商联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国际合作平台;五是虚实共生发展,我会围绕主业,创新产业模式,引导工业行业加强产研结合,推动实体与金融融合,助力常规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努力建立“虚实共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系。

4444_20180408154129857.png

        党委委员汪富亮同志以“关于忧患意识的几点思考”为题,通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典故,强调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表现之一;同时提出,当前国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国际局势依旧错综复杂,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近年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最后,汪富亮同志提出对忧患意识的五点思考:一是忧患意识是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二是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三是忧患意识是一种战略思维;四是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五是增强忧患意识要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5555_20180408154154197.png

        党委委员闫俊同志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为题,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新时代经济增长在制度、创新、发展方面优势的认识。具体到工经联发展方面,她认为存在几点问题:一是管理断层的情况较严重;二是与会员行业协会的依存度和紧密度并不高,得以支撑工经联工作的企业会员数量有限,具有经济效益的开拓性项目不足;三是工经联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如何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最后,闫俊同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战略及规划;二是要形成自己的制度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应重视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强不同层级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重大项目的统一部署和部门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6666_20180408154242135.png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高家明同志以“纠正‘四风’不止步”为题,指出“四风”问题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今年全国“两会”宣布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了反腐败斗争的全覆盖。但是也应看到“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隐患仍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最后,他指出,纠正“四风”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要扭住关键、乘势而上,巩固五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反“四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彻底扭转“四风”问题的惯性,把目前转变作风的好势头保持下去,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巩固深化、落地生根。

7777_20180408154319201.png

        党委副书记刘红儒同志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一是落实一把手是关键,不得“花拳绣腿”。抓落实要有四个“劲”: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不搞形式主义,牢固树立共产党员正确的政绩观。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纪律牢记在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三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和执政相统一,在工作中要时刻想到人民群众,以群众满意来衡量工作成果。四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身入”更要“心至”。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工作方法,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五是增强忧患意识,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工经联面对“脱钩”改革的严峻挑战,工业报社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规避风险。

8888_20180408154433023.png

        党委书记熊梦同志以“加强调查研究,促进作风转变,提升工作水平”为题,提出调查研究与践行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对促进作风转变至关重要,是“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新形势、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把握新机遇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的迫切需要:一是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时期,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经常深入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农户、偏远村寨和连队边防,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为全党树立了榜样,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全部领导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是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途径。从党的实际工作看,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从本人自身工作经历来看,做好调查研究不仅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更要有刨根问底的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不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其后果会降低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要以好的作风去调研,以好的调研转变作风。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任何一项工作,即便是成熟的常规工作,也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检验实效,一方面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提高;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更要持续进行广泛、深入和系统的调查研究。四是加强调查研究需要掌握科学方法和建立长效机制:在“找谁调查研究”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对象的广泛性,避免以点盖面,以偏概全;在“调查研究什么”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内容的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偏离目标;在“何时调查研究”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安排的时效性,避免时过境迁,放马后炮;在“怎么调查研究”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避免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在“调查研究到什么程度”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内容的系统性,避免残缺不全,不成体系;在“调查研究起到什么作用”方面,要提高调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避免纸上谈兵,束之高阁。

        最后,熊梦书记对本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学习成果交流会达到了预期效果,要继续坚持下去,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自加压力,对我会系统形成理论学习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七一建党节前后,党委七名同志要在支部或全员范围内讲党课。

Baidu
map